米搏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公告

媒体公告

图文:萧氏集团领军中国茶产业

  图为:2013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考察萧氏集团公司,并与该公司董事长肖勇亲切交谈。

  图为:萧氏集团对新产品“萧净尖”茶,开展全球巡回品鉴活动,从宜昌启航,在全国各地建站,开辟销售市场。

  数千年的茶叶加工,只利用了茶树顶部嫩叶资源,总是没有突破茶叶“喝”的功能。萧氏茶业集团公司在跨越式发展中,盯着“一棵茶树”做文章,用办工业理念谋划现代茶产业的发展,短短7年时间从全国茶企“百强”中的49位一路飙升至前4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个一批”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单位。

  该公司董事长肖勇说,萧氏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推行“四个一批”工程给予的政策支持,得益于省、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与关怀。

  在市区发展大道西北郊,一字排列的厂房鳞次栉比,浓郁的工业化、现代化气息与宜昌蒸腾向上的经济大气场交相辉映。

  据了解,萧氏茶业集团公司现所属9家全资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另有3家参股企业。公司总实力位于“中国茶叶企业百强”第4位。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说:“萧氏打造茶业全产业链,引领了中国茶产业的潮流。”

  萧氏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整体规划1000亩,首期投产的有茶叶精制车间、茶粉体生产车间、茶食品生产车间、茶饮品生产车间等等,每个车间均独立成院,自动化设备盘桓旋曲。顺着每个车间的参观通道行走,均只见星星点点的红灯绿灯闪烁,传送带悠悠转动,听不到轰鸣的声音,偶尔能见到一两个操作人员。

  该公司董事长肖勇介绍说,萧氏1999年注册第一家公司,6年以前,萧氏的茶叶加工与现在许多茶叶加工作坊一样,车间杀青、揉捻、理条、烘干四种简易设备独立设置,杀青靠柴火提供热风,各道工序之间全由人工转运衔接。

  在一次国内茶叶博览会上,一条“中国七万家茶企不抵一个立顿”的消息让肖勇大为震惊,他决定走出去看看。这一次,从东亚到西欧,他转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真是不看不明白我们有多落后。”肖勇边看边思索:鄂西茶区青壮年出门务工,事茶的人慢慢地少;茶叶面积逐年扩大,加工规模上不来;茶资源利用率低,绝大多数浪费;茶叶品质千差万别。“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唯一出路只有提升企业装备。”于是,一场“以先进装备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取代简易设备与手工结合的工业革命”在萧氏骤然兴起。

  肖勇14岁与茶结缘,熟知中国的传统制茶工艺。在出国归来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一直和国外茶机制造专家泡在一起,图纸画了又画,方案改了又改,致力于国外的先进工艺与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有机结合。终于在2008年6月,一条由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自动化茶叶生产线在萧氏王家垭茶产业科技园正式投入生产。这条生产线从茶叶鲜叶进料、清洗到干茶出口,全程全封闭,无缝对接,集智能化、自动化、清洁化和中国味于一体。投产这天,国内知名茶叶专家和许多茶企老总都来到了现场,大家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工艺流程以后,都为这条国内顶级茶叶生产线惊叹不已。

  创新成功之后,萧氏集团将所属茶叶加工厂都用现代先进装备进行了复制,在萧氏工业园区,夷陵区王家垭、杨家湾、江坪、太平溪、樟村坪,秭归中坝子村,兴山后河,无论走进哪家车间,都是清一色的现代自动化茶叶加工设施,车间的清新明亮和四溢的茶香,着实让人赏心悦目。

  2013年6月,又一条国际领先红茶生产线在萧氏王家垭茶产业科技园落成。红茶的摊青、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各道工序在一条封闭的生产线上自动完成,日产量高达3吨。

  在用先进装备取代传统生产方式的同时,萧氏茶业集团公司高起点着眼,大手笔构架,用办工业的理念谋划现代茶产业,3年时间建起了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

  据了解,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有9万平方米的厂房,项目有茶饮品扩建、红碎茶、绿碎茶、袋泡茶、茶叶提取物等,从定制设备的图样看,全是自动化、智能化装置。

  传统的茶叶加工设施,一二十万元就可以上马,萧氏的一条生产线动辄几千万元,划算吗?肖勇回答说:“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大投入才能站到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潮头,谁引领了产业的发展趋势,谁就是未来的大赢家。”

  由于基地劳动生产率有待提升和茶叶深度加工的项目还在建设之中,萧氏目前的现代化装备尚“吃不饱”。一旦条件成熟,萧氏装备能“吃”下宜昌市一半的茶叶资源。

  萧氏集团工业园二期建设现场,有一处是茶叶机械制造车间,专门用来生产茶叶现代自动化设备。能预见,萧氏茶业“工业革命”的星火不久将会向更广的地域燎原……

  在萧氏茶业集团公司,有很多耀眼的“金字招牌”。在兴建工业园的同时,他们坚持硬件、软件一起上,逐步建成了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技术专业分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领衔的茶叶院士工作站、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茶叶精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绿茶产业科技园、宜昌市重点实验室等六大科研平台;以课题为核心,运用灵活的合作机制,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植物功能成份研究中心、湖北省果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长江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八大技术支撑。

  正是这一些平台和放眼全国的人才理念,给萧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短短7年进入全国“百强”前4位,其速度令业界称奇。

  “致力于茶叶深度开发,技术创新显得很重要”。早在2006年,萧氏成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开始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技术中心现有56人,其中本科以上28人。与此同时,他们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广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的利用专家资源提档升级。到目前,共有156位专家(其中国内知名专家11人)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学术交流、科学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制等活动,涉及茶叶精深加工的课题达50多项,保证了企业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

  在萧氏,已形成茶园高效种植、茶叶清洁化智能化加工、茶叶中试生产与放大、茶叶深加工研究与开发四个技术创新体系。他们在消化吸收日本蒸青绿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运用锅体温度和热风杀青、揉捻,利用红外线提香和静电分级,创新研发了符合中国人饮茶习惯的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茶叶加工生产线,茶叶从鲜叶进口到产品出口全程自动化,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传统制茶需要人手很多,这里一条生产线人操作。此成果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萧氏集团公司每年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3000多万元,他们注重结合企业实际,自主开展技术创新。茶叶传统加工鲜叶不能沾水,随工业的发展,鲜叶上面积淀有虫卵、鸟粪、农药残留物和雾霾、沙尘中的有害杂质,企业决定对数千年传承的制茶工艺提出挑战,用4年时间完成了鲜叶清洗工艺的自主研发,开创了茶叶清洗后加工的先河。萧氏从此将“洁净、健康”确立为企业的“生命”,“茶净心静情更近”的萧氏写照也随即传播开来。

  茶饮品、茶食品、茶本油脂等一批深加工产品发展趋势确定后,均是以科技为先导,如原茶饮料提取工艺及参数、原茶饮料品质控制、茶饮料香气保持与风味调配等均有公司的核心技术。

  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为驱动,萧氏的每一处实体都能让人体验到科技的魅力。茶树智能育苗工厂,温度、湿度全自动化控制,穴盘无性系育苗,苗优茁壮;茶树籽油脂全封闭加工,亚麻酸等营养含量远超于同种类型的产品;茶粉体细过麦面,衍生的茶食品清香可口;茶饮料原汁原味,栗香四溢。据了解,萧氏茶业集团公司共拥有国家专利46项,“萧氏”、“金香品雪”等一批品牌享誉全国,被省政府列入“重点农业科学技术十条产业链”之一。

  眼下,萧氏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二期的主体项目是茶叶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茶叶内含物提取。前不久,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肖文军一行来到萧氏,就茶叶深加工技术产品工程、茶叶提取物工艺技术进行了专家研讨,对工艺技术设计、设备方案、设备选型、工厂规划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技术指标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并与企业达成了共识。能预见,一批具有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新产品又将在萧氏集团陆续诞生。

  萧氏茶业集团公司是融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跨农特、商贸、物流、品牌策划等多行业领域的农业产业化集团公司。业界一致认为,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使萧氏集团一直走在全国茶产业发展的前列。

  肖勇生在茶乡长在茶乡,几十年贩茶制茶他悟出了一个真理:“掐芽尖永远‘掐’不出现代化”。他说:茶叶毕竟只是农产品,无论怎样炒作,仅靠其初级产品实现不了跨越式发展;传统茶叶产品只用了不足10%的嫩叶,90%的茶叶资源长期处在浪费状态,且茶叶营养并不在芽尖上;茶叶浑身是宝,只有立足资源禀赋深度开发,综合利用,才能追求其价值最大化。

  2008年,萧氏王家垭茶产业科技园建成后,萧氏对市郊的一片荒地再度开发,兴建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打造茶叶全产业链,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使茶叶既能喝,又能吃能用。

  萧氏茶业全产业链从育苗开始。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工厂,共2万平方米连栋智能温室,全部实行穴盘育苗,年产种苗上亿株,有力推进了茶区茶树改良。推广无性系良种,茶树籽变成了废物,又投资建成了茶树籽油脂加工厂。工业园内有茶粉体、茶食品、茶饮料等各类生产车间,茶系列新产品多达76款。

  顶部原料精制成传统茗品,绿茶、红茶、白茶、花茶、乌龙茶、青砖茶等品类齐全,品牌繁多,其中“萧净尖”、“金香品雪”等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

  中部大叶大梗生产出口产品和茶饮料。袋泡茶、红碎茶、绿碎茶价廉便捷,真味茶饮料、低糖茶饮料、奶茶饮料、茶热饮、冰糖雪梨等各具风味。生产饮料浸泡后的茶叶又进行二次提取,最后的茶叶渣再度转化为鸡饲料;

  末段粗叶研磨成茶粉体,衍生了茶餐业和茶糕点、茶蜜饯、茶瓜子等系列茶食品。同时加工生产了具有清新功能的车茶枕。

  茶叶对人体保健机能的研究越来越明朗,利用茶叶中有效成分制成的新产品被不断的开发出来,茶叶深度加工的前景十分广阔。萧氏正在建设的工业园二期工程以综合利用茶叶提取物为主,正在向茶叶的食品级、医药级、化工级深度进发。

  有资料表明,日本将茶叶“吃干榨尽”,每亩茶叶收入高达5万元。在今年的省十二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萧氏集团公司董事长肖勇在提案中说:茶叶是湖北农业的支柱产业,现有茶叶面积390多万亩,如果通过茶叶综合利用,使亩平茶园收入达到3万元,实现湖北“千亿现代茶产业强省”将不是奇迹。

  萧氏茶叶产业化经营直接链接30万多基地,通过综合利用,拓宽了茶农的增收渠道,30%的茶园亩平收入突破了1万元,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萧氏茶产业链具备消化机械采收茶叶的功能,有效推进了茶园管理全程机械化的进程,仅夷陵区邓村乡现有采茶和茶园管理机械6800多台(套),茶园的鲜叶产量亩平增产800公斤以上,形成了茶企与茶农的良性互动。

  杨家湾是夷陵区最偏远的一个行政村,自然条件是最差的类型。萧氏茶业集团公司选择杨家湾作“试验田”,在该村实行了整村土地流转,将“村企共建”融入一体。谈及初衷,肖勇说:“产业化经营,最关键的是带动农民致富。山区发展现代茶产业最难的是茶园全程机械化和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如果我们在杨家湾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就能对山区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一幅幅画卷在杨家湾徐徐展开。劈山造地20亩的现代茶叶加工厂已经落成,村民卫生室、行政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中心已经竣工,统一规划设计的村民居住小区已有一批农户入住,电网改造、自来水、茶园整治等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之中,山坳里已经透出一股现代气息。

  靠人工事茶一是实现不了生产标准化,二是大部分茶叶资源采不回来。茶园从抽槽、施肥、修剪到采茶全部实现机械化,很多人认为这在山区是异想天开,萧氏集团公司却坚信不移。他们到国外考察山地机械操作的做法,与机械制造商共同研发适宜本地坡型茶园使用的各类便携式机械,使坡度在25度以内的茶园经过改造后均能实行全程机械化操作。

  已经改造成型的茶园依湾就湾,随岭就势,茶树宽幅标准统一,原来梯田之间的峁墩剖成了斜面通道,黄板纸、诱蛾灯等生物防虫器具点缀其中,4人2台采茶机来来往往,穿行如梭,远处望去犹如一幅田园风光油画挂在山腰。萧氏规划以杨家湾为重心,辐射后湾、江坪两村,将这一带2万亩茶园都改造成能实行机械化的示范园,一是达到1人能管理10亩的生产效率,二是将这一带建成萧氏永远叫得响的核心生态茶园基地。

  茶农不再“随便”是杨家湾人组织上最明显的转变。萧氏集团通过土地流转,与全村农民建立了目标同向、标准同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经济联合体,茶农除土地流转每亩1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外,参与茶叶生产另有工资收入,能计件的计件,不能计件的有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茶农谭伏同说:“过去何时出工、怎样干活都是自己说了算,现在一切都要服从公司的安排。”

  让茶农“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生活环境大为改观”是萧氏进入杨家湾时确立的两个立足点。公司将全村茶农按各自特长划分为茶园整治、茶园管理、农资供应、茶叶加工等10多个专业小组,用其所长,各显其能。3组茶农张远大7亩茶园往年收入3万元左右,今年到目前已进账2万多元,“我7亩地全部流转了,现在在茶园改造组里务工,今年全年挣个5万块轻松。”

  杨家湾山高坡地多,相对平坦的地方大多建有村民住宅,院坝、猪栏、厕所,户平占地3亩多。如果集中兴建户平用地100㎡的居住小区,既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全村又能腾出平地2000多亩发展现代茶园。萧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达成了“公司与村民共同出资兴建6个居民小区”的共识。魏家寨居民小区已经建成,每户1栋2层,青砖拱顶,清一色别墅造型,人行道、给排水、绿化带配套齐全,清洁猪栏也设在室内。今年春节搬进小区新房居住的茶农卢大桥高兴地说:“现在的居住环境和城里人没什么区别。”村民服务大厅、卫生室、超市等便民设施的配套建设,使村民们许多过去需要行3个多小时车程办的事,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理。

  现代化、城镇化的元素在深山坳里继续扩展,杨家湾全程机械化生态茶园、萧氏集团茶叶加工的高端自动化设备和茶叶深度加工的全产业链链接到一起,萧氏现代茶产业的发展将如虎添翼;萧氏集团充分的发挥龙头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村企共建”的脚步正在向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迈进…… (文 陈光松)